-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04 点击次数:95
老张躺在病床上,望着天花板发呆。
这位当了十五年兵的老班长,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为救战友被倒塌的房屋砸成重伤,脊椎受损,被评为一等伤残。
退伍那天,部队领导握着他的手说:"老张啊,国家不会忘记你这样的功臣。"可老张心里直打鼓,往后这日子可咋过?
护士小王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一叠文件:"张班长,这是您的伤残军人证和供养安置申请表,填好这个,国家管您一辈子!"老张愣住了,他当兵这么多年,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政策。隔壁病床的老李凑过来:"老哥,这政策我熟!我表弟前年退伍就是走的这个,现在住在省荣军医院,吃喝拉撒全包,每月还能领一万多块钱呢!"
原来国家对于因战因公致残的军人,确实有一套完整的供养体系。按照规定,被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,退役后可以享受终身供养待遇。这可不是普通的退伍费或者补助金,而是实打实的终身保障。老张的情况完全符合条件,可以申请集中供养,住进专门的荣誉军人康复医院。
说到这个荣誉军人康复医院,那可是专门为重伤病退役军人设立的"五星级疗养院"。老张后来去参观过一次,环境比普通医院好太多。每个房间都配有专业的护理设备,食堂的饭菜都是营养师精心搭配的,还有专门的康复训练室。最重要的是,这里住的都是和老张一样的退伍军人,大家有共同语言,不会觉得孤单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伤残军人都适合集中供养。像老张的战友老王,虽然也是一级伤残,但更愿意在家生活。这种情况就可以选择分散供养,国家给的待遇一样很丰厚。首先是几十万的一次性安置费,然后是每月一万多的抚恤金,再加上护理费、住房补贴,还有各种社会优待政策。老王的媳妇算过一笔账,这些钱在他们那个小县城,足够一家人过得相当滋润了。
不过要拿到这些待遇可不容易,手续相当繁琐。老张就亲眼见过一个战友,因为家属没及时去退役军人事务局签字,结果拖了半年多才办下来。按照规定,从部队移交到地方后,必须在60天内完成所有手续。需要的材料包括伤残等级评定表、军人身份证、户口本、退役证等等,少一样都不行。老张的媳妇为了这事前前后后跑了七八趟,好在最后都办妥了。
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办事员小刘。这姑娘虽然年轻,但对政策门儿清。她告诉老张,现在国家对这个政策执行得很严格,只要材料齐全,一般一个月内就能办完。她还特意提醒老张,如果遇到任何问题,都可以打12397这个专线电话咨询。老张试过一次,确实管用,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了他所有疑问。
当然,这个政策也不是谁都能享受的。老张的另一个战友老赵,退伍后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,虽然也很可怜,但因为不是服役期间受的伤,就没法享受国家供养待遇。还有那些五到十级的伤残军人,虽然也能拿到补助金,但和终身供养完全是两码事。这些规定看似严格,其实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。
老张现在住在省荣军医院已经两年多了。每天早上有护士来帮他做康复训练,下午可以和战友们下下棋、聊聊天。周末儿子会带着孙子来看他,小家伙总爱摸着爷爷的军功章问东问西。老张常说,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了,但这样的日子,他知足了。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老兵,他们这些老兵也永远记得自己曾经是个兵。
退役军人事务局最近又在搞政策宣传,把国家供养政策用大白话印成了小册子。老张特意要了几本,让儿子给以前的战友们都寄去。他说,这么好的政策,得让更多需要的人知道。毕竟,当兵的时候保家卫国是应该的,现在国家想着他们这些老兵,这份心意,得让大家都知道。
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,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来处理。